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请打赏本站
- 手机扫码打赏如下:(不管多少,都会给我们更大的动力!)
- 支付宝打赏
微信打赏
【药材来历】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 ffruticosa Andr.的枯燥根皮。秋季采挖根部,除掉细根,剥取根皮,晾干。
【古代编造办法】汉代有去心(《金匮》),梁代有“槌破去心”(《集注》)的办法。南北朝刘宋时有“去骨了,细剉如大豆许,用清酒拌蒸,从巳至未出,日干用”(《雷公》)等法。宋代则有“去心及粗皮,酒浸一宿”(《传信》)。元代则呈现“烧灰存性”用《十药》)和“铡细用”(《宝鉴》)。明代有酒洗炒法(《瑶函》)。清代有炒焦(《鞠通》)等编造办法。
【现代编造办法】
1、牡丹皮:取原药材,除掉杂质及残留木心,抢水洗净,润透,切薄片,枯燥。
2、牡丹皮炭:取净牡丹皮片,用中火炒至外表黑褐色,内部褐色时,喷淋清水少量,灭尽火星,取出,及时摊晾,凉透。
【饮片性状】丹皮呈圆形或半圆形的薄片,外外表灰褐色或黄褐色,栓皮掉落处呈粉红色;表里表淡灰黄色或淡棕色,常见发亮的结晶;堵截面呈淡粉红色;质硬而脆,粉性;气芳香,味微苦而涩。丹皮炭呈黑褐色,气香,味微苦而涩。
【质量标准】 牡丹皮水分不得过13.0%,总灰分不得过5.0%。浸出物不少于15.0%,含丹皮酚不得少于1.2%。
【编造意图】牡丹皮味苦、辛,性微寒。归心经、肝经、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的功用。生品善于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用于温毒发斑,阴虚发热,肠痈,痈肿,怒火头痛,经闭经痛,跌仆伤痛。丹皮炭凉血止血,用于吐血、衄血。
【使用挑选】
1、生用
(1)温病热人血分:常与玄参、甘草等同用,能清热凉血,解毒化斑,可治温病血分热盛,高热不退,吐衄发斑,舌质红绛者,如化斑汤(《条辨》)。
(2)阴虚发热:常与青蒿、生地、鳖甲等同用,能滋阴清热,可治温热病后期阴液受损,邪伏阴分,夜热早凉;亦可治肺痨阴虚发热,潮热骨蒸,如青蒿鳖甲汤(《条辨》)。
(3)肠痈:常配伍大黄、桃仁、冬瓜子等,能清热行瘀,消肿散结,可治肠痈初起,右少腹痛,按之益甚,尚未成脓者,如大黄牡丹皮汤(《金匮》)。
(4)怒火头痛:常与生地、龙胆草、菊花等同用,能清泄怒火,可治怒火上炎之头痛、目赤、烦躁失眠等,现在有用治高血压头痛晕厥者。
(5)经闭、痛经、瘾瘕:常配伍桂枝、炒桃仁等,能活血行瘀,通经散瘾,可治瘀血经闭,行为腹痛或血滞瘾瘕等,如桂枝茯苓丸(《金匮》)。
(6)跌仆伤痛:常与乳香、没药、当归等同用,能活血行瘀止痛,可治跌仆伤痛,瘀滞痛苦者。
2、制用(炭药)血热出血:常配伍大蓟(烧灰存性)、小蓟(烧灰存性)、侧柏叶(烧灰存性)等,能凉血止血,可用于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等,如十灰散(《十药》)。
【现代研讨】牡丹皮主含牡丹酚、牡丹酚苷、牡丹酚原苷和牡丹酚新苷。还含芍药苷、氧化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苯甲酰氧化芍药苷和鞣质等。其间丹皮酚具有降压、抗血栓、抗炎、解热、活血化瘀等多方面的效果;氧化芍药苷、苯甲酰氧化芍药苷对红细胞膜有较弱的安稳效果;苯甲酰芍药苷对二磷酸腺苷引起的血小板凝聚有抑制效果,可防止微血栓的构成;苯甲酰氧化芍药苷对纤维蛋白溶解酶原和纤维蛋白酶活性有抑制效果。现代对牡丹皮的编造研讨,主要以丹皮酚为目标,对其不同的加工编造办法进行了开始的讨论。
有试验标明,牡丹皮在净洗过程中,水浸泡时刻越长丹皮酚丢失越大,故加工时应留意抢水洗净,不宜浸泡。枯燥温度对制品中丹皮酚含量影响较大,因而切制后饮片宜低温枯燥,以日晒法或50℃以下烘干为宜。牡丹皮编造后,其所含丹皮酚含量下降,含量次序为生丹皮>炒丹皮>丹皮炭。还有试验证明,牡丹皮在切片前软化时,选用水喷淋法丹皮酚的丢失量小。水洗法丹皮酚含量达不到药典要求。
牡丹皮编造加工过程中应尽量防止硫磺的熏蒸,以为熏蒸只要助于改动中药的色泽,无助于改进内涵质量,一起残留中药中的硫化物具有很强的毒性,而且饮片应该趁鲜切制,以防止有效成分的丢失。经过产地加工查询,比较牡丹皮直接切制、熏干和直接晾干饮片醇浸出物和丹皮酚的含量,提出牡丹皮宜选用产地直接加工成牡丹皮饮片,枯燥,使含水量在10%以下,塑料袋密封包装,可削减二次加工形成的费工、费时、费水和内涵成分的丢失,一起可大大缩短牡丹皮枯燥时刻,有利于从源头上清晰牡丹皮饮片的产地和加速其上市时刻。
有研讨证明,牡丹皮经酒浸、煨制和炒焦编造后,其所含的芍药苷、牡丹酚苷、牡丹酚的量均削减。特别是炒焦使所含成分大幅度下降。也有试验标明,各编造品中丹皮酚的含量比生品均有下降,尤以丹皮炭丢失最多,其丹皮酚含量为生品的1/5~1/6,这是因为丹皮酚易挥发所造成的,其含量次序是生丹皮>炒丹皮>酒炒品>酒蒸品>炒焦品>炒炭品。各编造品中丹皮酚苷含量却比生品高约4~12倍,其次序是酒炒品>清炒品>酒蒸品>炒焦品>炒炭品>生品。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工艺条件所编造丹皮炭中丹皮酚的含量进行测定,成果标明,跟着编造温度的增高和时刻的延伸,丹皮酚的含量逐步下降。砂烫法制备丹皮炭,可使丹皮表里外表受热均匀,制品炭化程度共同,无不及与过分之虞,质量较好而且操作简略,简单把握。与武火制炭比较,成炭率进步7%以上;而与文火制炭比较,成效进步1倍左右。战胜了清炒法制炭时,制品生熟不均的缺陷,留意砂温应控制在200℃以下。有文献选用化学成分系统分析,薄层色谱和紫外光谱等办法,比较了牡丹根皮与木心化学成分的异同,成果标明,两者化学成分根本类似。周刚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牡丹皮各部位中丹皮酚、芍药苷的含量,并进行指纹图谱分析,成果栓皮部中丹皮酚的含量约高出韧皮部中的1倍,木心部中丹皮酚的含量挨近韧皮部中的1/2;栓皮部中芍药苷的含量约高出韧皮部中的3.5倍,木心部中芍药苷的含量约高出韧皮部中的1倍;指纹图谱中,韧皮部中有效成分的含量较高;又经过测定分量质量,发现栓皮部、韧皮部、木心部别离占总分量质量的8.14%,81.42%,10.44%。经过对未去心的牡丹根和牡丹皮的药效学和毒性的比较研讨,证明两者在促进血小板集合、抗炎、降压及抗惊厥方面效果类似,且毒性低,可考虑在加工时不再抽心弃去木质部而以全根入药。
【附】
1、近代编造办法还有炒黄、炒焦、酒蒸、酒炒等。
2、文献摘抄“烧灰存性,研极细末,用纸包,碗盖于地上一夕,出火毒”(《十药》)。“酒拌蒸,产科要药,治骨蒸。面裹煨熟,厚大肠”(《全生集》)。“胃虚者,酒拌蒸。实热者,生用”(《得配》)。
【总结】牡丹皮从南北朝刘宋年代开始使用辅料和选用不同的编造办法。近年来各地的编造标准中收载的大多是牡丹皮和牡丹皮炭,《我国药典》2010年版仅收载生牡丹皮。各地对牡丹皮的编造办法尚不共同,除生品外,尚有炒黄、酒炙、酒蒸等办法。中医临床处方生品多用于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制炭用于止血。因而,牡丹皮的传统编造办法是值得进一步讨论的。
牡丹皮编造后,其所含主要成分丹皮酚的含量均下降。牡丹酚苷的含量文献报导天壤之别,一种结论是编造品中其含量比生品高约4~12倍不等;另一种则以为牡丹皮编造后,牡丹酚苷下降。这与传统经历辨别编造品程度有很大联系,一起亦与编造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有关,尚待进一步研讨。
牡丹皮中的丹皮酚具有水溶性和挥发性,并可随水蒸气蒸馏。因而,牡丹皮在切片前软化时,选用水淋法和抢水洗为宜;枯燥时以阴干法为佳;入汤剂时,选用后下煎煮法为好。别的,丹皮酚具有降压、抗血栓、抗炎、解热、活血化瘀等多方面的药理效果,牡丹皮各编造品中丹皮酚的含量与其药理效果之间的联系,有待进一步研讨。
牡丹皮具多方面的药理效果和临床药效,现在仅对丹皮酚和牡丹酚苷等成分作了开始研讨,想以此来说明牡丹皮的编造含义,并对编造工艺进行挑选,显然是具有必定的局限性。编造对牡丹皮中其他成分有何影响,有待研讨。编造对牡丹皮的多种药理效果的影响亦有待于讨论。
牡丹根的传统加工办法,一般在采收后将木心抽去,仅以根皮入药。为扩展药源,节省药材,对牡丹根皮与木心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效果进行了比较。成果标明,两者化学成分及药理效果根本共同。但是否完全相同,还有待进一步研讨。
>>查看早前评论
Copyright © 2012 - 2020 www.zhmf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秘方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