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请打赏本站
- 手机扫码打赏如下:(不管多少,都会给我们更大的动力!)
- 支付宝打赏
微信打赏
当时方位: 主页 > 中药饮片编造 > 硫黄编造办法与规范
【药材来历】硫黄为斜方晶系矿藏天然硫黄矿Sulfur,或用含硫矿藏加工制成。全年均可采挖或加工。采得后,加热熔化,除掉杂质,倒入模型中,冷后取出。
【古代编造办法】南北朝有药制:凡用四两,先以龙尾蒿天然汁一镒,东流水三镒,紫背天葵汁一镒,粟遂子茎汁一镒,四件合之搅令匀一。坩埚用六一泥固济底下,将硫黄碎之,入于埚中,以前件药汁旋旋添入,火煮之,汁尽为度了。再以百部末十两、柳蚛末二斤、一簇草二斤,细锉之,以东流水并药同等煮硫黄二伏时,日满,去诸药,取出,用熟甘草汤洗了,入钵中研二万匝,方用(《雷公》)。唐代有研(《千金翼》)、烧灰(《颅囟》)、火炼(《本草图经》)等制法。宋代有“与水银结砂子研细”、“研细水飞”、“滴生甘草水研一伏时”(《圣惠方》);煮制:硫黄三分,水三大盏煮尽,取出(《圣惠方》);酒煮:酒煮令黑色,细研(《圣惠方》);炒制:研,微火上炒 勿令焦(《产育》);煨制:萝卜切去盖剜作瓮子,入硫黄在内,以竹针盖定,正安糠火煨一宿,取出研细(《三因》);煅制:舶上硫黄十两,先飞炼去砂石,秤研为细末,用砂合子盛令八分满水,和赤石脂封缝,盐泥固济(晒)干,露地先埋一水罐子,盛水满坐合子在上,又以泥固济讫,常以三斤火养三日三夜。足加顶火一煅成候冷取药(《药证》);明、清尚有豆腐制:人豆腐中煮三五沸(《医学》);硝石制:一两,通明者同硝石(一两)为末,磁瓦器内慢火炒,用柳木棰搅,不行猛火以伤药力,研极细,名二气末(《要诀》);醋制:醋煮水渍过用(《原始》);猪大肠制:入猪大肠烂煮三时用(《握灵》);寒水石制:硫黄十两研为末,参加寒水石一两,亦研为末,和在一处,以水化之,寒水石化而硫黄不化也,候其水干,然后取出用之(《新编》)。
【现代编造办法】
1、硫黄:取原药材,除掉杂质,敲成小块。
2、制硫黄:
①豆腐制:取净硫黄块与适量豆腐同煮至豆腐呈黑色或墨绿色为度,取出,漂净,晒干或阴干。硫黄每100千克用豆腐200千克。
②萝卜制:取净硫黄与萝卜共煮至萝卜烂时,取出,枯燥。硫黄每100千克用萝卜40千克。
③猪大肠制:取硫黄灌入猪肠内,煮后晒干。或将硫黄放人生猪肠内,两头扎紧,放热汤中煮3小时,重复3次,每次另换猪肠。
【饮片性状】硫黄为不规则的小块,黄色或黄绿色,具光泽,外表不平坦,微显不同色泽的层状体。较重(密度2.05~2.08克/立方厘米),质酥,轻打可碎(硬度1~2),断面根本与外表同,但色彩更艳丽。有显着的硫黄气,味淡。制硫黄黄褐色或黄绿色,硫黄臭气不显着。
【质量规范】硫黄含硫(S)不得少于98.5%。
【编造意图】硫黄味酸性温,有毒。归肾经、大肠经。具有补火助阳通便,解毒杀虫疗疮的功用。
生品解毒疗疮,用于疥癣,秃疮,阴疽恶疮。内服需用豆腐制,以下降其毒性,能补火助阳通便,用于阳痿足冷,虚喘冷哮,虚寒便秘。
【使用挑选】
1、生用
(1)疥癣:常与苦参、雄黄、白芷、蛇床子、花椒同等用,外敷,具有杀虫止痒效果,可用于疥疮湿疹干癣,如一扫光(《处方集》)。亦可本品单味研末,麻油调涂,治疥癣。也可与苦参、蛇床子等配伍,煎汤外洗,有杀虫止痒之功。
(2)汗斑、粉刺:常与雄黄、蛇床子、轻粉、密陀僧同等用,醋调搽敷患处,功用清血化瘀,可治汗斑面痣,紫白癜风,是非斑痕,斑点粉刺,如密陀僧散(《外科正宗》)。
2、制用
(1)肾虚气喘:常与附子、肉桂、补骨脂同等用,具有温肾散寒,镇逆定喘效果,用于肾阳虚弱,下元虚冷,肾不纳气,胸中痰壅,上气喘促者,如黑锡丹(《局方》)。
(2)阳痿:常与鹿茸、补骨脂、菟丝子同等用,具有补火壮阳,温肾益精效果,可用于命门火衰,阳事不举,小便频数,腰膝冷痛等。
(3)虚冷便秘:常与半夏、生姜同用,具有温阳通便效果,可用于晚年虚冷便秘,或寒湿久泻,如半硫丸(《局方》)。
孕妈妈慎用,不宜与芒硝同用。
【现代研讨】人工制备硫黄和石硫黄的X射线衍射剖析成果标明,二者均由斜方硫组成。在人工制备硫黄的衍射图上,特征线较石硫黄的稍弱,余均相同。石硫黄必含多种共存成分,人工制备硫黄的成分,相对纯洁的程度取决于制备工艺。有材料标明,人工制备硫黄含砷量仍有或许高于石硫黄。从硫黄的散剂溶出成分中,可知它并不纯洁,各种混入成分在酸、碱介质中的溶出量根本属同一份额。而天然硫中金属成分集中于碱溶,反映了该天然硫中的共存矿藏主要是不溶于氯化氢的黄铁矿等硫化物矿藏。
编造后(萝卜制、熔融法、油炙法)硫黄中As2O3含量明显下降,阐明古人经过编造去毒是有科学道理的。但硫黄的毒性成分是否仅指砷一种,现在的豆腐制对硫黄中砷的含量及其毒性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讨。硫黄与豆腐只要在铁锅或铜锅中同煮并与锅底触摸时豆腐才会显黑绿色,而当编造是铝锅、不锈钢的或非金属容器时豆腐不会变绿色。此并非是硫黄与豆腐同煮的进程发生的,而硫黄与铁锅在加热进程中发生了某种化学反应的成果。黑色粉状物质经X衍射相剖析,证明系铁的化合物同硫的混合物,其组分除硫以外,主要是硫化亚铁。硫黄在铜中发生的黑色物质,其化学组分除硫以外,主要是硫与铜的化合物。因而以为对编造容器及编造效果还值得研讨。
【附】文献摘抄:“用芭蕉捣汁煮之后,以甘草汤煮之大无毒。”(《粹言》)“火中熔化,即投入水中去毒。”(《景岳》)“白叟风秘,用宜炼服。”(《本草正》)“石硫黄一斤,猪大肠二尺,将硫黄为末,实猪大肠中,烂煮三时,取出去皮……以其大热有毒,故用猪肠烂煮以解之。”(《集解》)“寒水石制硫黄,非制其热,制其毒也。去毒则硫黄性纯,但有功而无过可用之而得宜也。”(《新编》)
【总结】硫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古代所用的硫黄都为石硫黄,常夹藏杂质及带有腥臭气,故要有多种编造办法提炼精制以达纯洁和去毒。现代多用提高硫,杂质中重金属量是少于石硫黄,但据报道钙、镁、铝等杂质,乃至砷量仍较高,用前仍应依法进行编造。现代是用明代《医学纲目》所载的豆腐煮制法进行编造。硫黄与皮肤触摸后变为硫化氢与五硫磺酸,而起溶解皮肤角质和杀灭皮肤寄生虫效果。对皮肤真菌有抑制效果,对疥虫有杀灭效果。内服后变为硫化物或硫化氢,影响胃肠黏膜,使胃肠振奋活动,发挥缓泻效果,用硫黄医治白叟便秘或许与此有关。本品有毒,对编造时用过的豆腐应妥善处理。
>>查看早前评论
Copyright © 2012 - 2020 www.zhmf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秘方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