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请打赏本站
- 手机扫码打赏如下:(不管多少,都会给我们更大的动力!)
- 支付宝打赏
微信打赏
医学上所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颅内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情况。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为颅内先天性动脉瘤,其次为颅内动静脉畸形。当它们破裂时,血液可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多由于颅脑外伤、高血压动脉硬化、颅内肿瘤等病因导致的脑实质内出血所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个比较危重危害生命的疾病,存活率要根据病人的身体素质,抵抗力,出血原因以及出血量综合决定。如果是颅内动脉瘤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的病死率大约为30%,存活者1/3可以复发,所以要明确出血病因,及时手术治疗,尽全力挽救病人生命。(本病凶险非万不得已请尽量医院就医手术治疗,本方来自临床有一定效果推荐作为没有办事时再试用此方案)
祛痰逐瘀汤
【药物组成】葶苈子30g,法半夏、酒制大黄各10g,茯苓、丹参各15g,三七、天竺黄(研末冲服)各5g。
药物加减:肝火重者,加龙胆草、焦栀子;胃火盛者,加黄连、石膏
【适用病症】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者。临床表现为意识淡漠,甚则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及高级神经活动障碍。
【用药方法】每天1剂,加水700mL煎取药液200mL服。3周为1个疗程。配合降颅内压药物和抗纤溶药物治疗。
解读:本病常因情绪激动及急骤用力,郁怒伤及肝胆,郁而化火生痰,痰热内阻,气血瘀滞,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气机逆乱所致。祛痰逐瘀汤中的葶苈子泄肺清热;酒制大黄清热导滞,釜底抽薪,对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天竺黄清热祛痰;法半夏、茯苓健脾化痰;丹参、三七活血化瘀,可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通透性,改善脑血流灌注,促进出血的吸收。诸药合用,共奏祛痰逐瘀、清热开窍之功效,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防治有一定的作用。
关注秘方网,每天都会给大家带来新的中药治疗药方,愿大家百病消矣。
>>查看早前评论
Copyright © 2012 - 2020 www.zhmf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秘方网 版权所有